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就讀亞洲MBA 打造你的黃金人脈!!

小編最近看到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放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喔~
人脈真的真的很重要呢!!(用力點頭)


打造你的黃金人脈組合

傳統上,成績好、有財力的,去歐美念名校,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但新出爐的《金融時報》MBAEMBA排行榜,已經透露新的趨勢:到亞洲念混血名校,才是打造亞洲人脈黃金組合(the right mix)、獵捕亞洲機會的最佳選擇。


一月十六日,香港淺水灣山上的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裡,來自台灣,耶魯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美國花旗經理的蔡崇禾,和來自十二個國家的人齊聚一堂。這群近五十名四十歲上下的各色人種,都是KH-EMBA的新生。K代表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Kellog),H代表港科大,這一天是他們EMBA課程開學第一天。


在這個亞美混血的商學院,他們即將展開一場專業進修,同時也是獵捕亞洲機會與人脈的重要旅程。

三年前,蔡崇禾考慮念MBA,以她耶魯大學畢業的學歷和過去十幾年的資歷,申請念任何排行榜上排名前三名的歐美名校大致沒什麼問題,但她選擇了香港科大。

「我不想miss掉亞洲的機會。」蔡崇禾談到選擇,語氣間透露著興奮。雖然曾替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Pictet在新加坡負責整個大中華區的法人資產管理業務。但在新加坡用西方觀點看這市場,她總覺得像隔靴搔癢。她想要的,是替世界級的金融機構訂定中國市場的法人金融策略。

她花了三年時間,看過兩岸三地及新加坡的許多學校,最後選定了港科大,她的理由是:選學校,當然要世界級的,但是中國的變化如此之快,若離開亞洲,一、兩年的時間就「浪費掉了」。「香港有中國的元素,又有西方的國際觀。」

蔡崇禾選學校的思維,正是一波又一波亞洲EMBA、MBA就學熱潮背後重要的推力。

他們要的是,一個專為了在亞洲發展打造的人脈大平台,這些學校,必須是東西混血、學生高度國際化;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生都是在亞洲工作,或想到亞洲發展的菁英。

「人脈到處都有,但組合正確(the right mix)的人脈網才有用。」芝大新加坡分校第一屆MBA中華賓士董事劉楚麟說。在全世界經濟「熱區」的亞洲,歐美的人脈派不上用場;取而代之的是,亞洲的菁英人脈網。劉楚麟的同學四分之一是新加坡本地人,四分之一是駐新加坡的外國人,另外一半是從亞洲各地來的學生。「這種mix(組合),在美國絕對碰不到。」 「MBA學位已經不是要不要念的問題,而是該念個全球前二十名,在亞洲有優勢人脈網的學校。」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商學院院長柯理思(Christopher Earley)一語道破。

現在的亞洲,學生來了,名校來了、名教授也來了!


現象一:留學歐美不流行了,亞洲優質學生選擇留在亞洲 到歐美念MBA的傳統思維逐漸被顛覆,有越來越多亞洲的優質學生,有資格申請哈佛等一流歐美名校,卻選擇留在亞洲念MBA。趨勢科技中小企業事業群亞太區經理王明聖,GMAT考六百八十分(滿分八百),這個分數,可以上全世界三到十名的學校,但他選擇留在亞洲,念芝大新加坡分校的MBA。

長江商學院四年前招收的第一屆MBA學生,全班GMAT成績平均就高達六百八十分,為亞洲第一。這個分數已超越全球MBA排名前十大的芝加哥大學。不只長江商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學生的GMAT平均分數也可進入全球前十大的MBA名校。

現象二:歐美學生人數增加,亞洲MBA課程全球影響力擴大
不只有能力的亞洲人不再一味往西方取經。如今,有越來越多歐美學生捨近求遠到亞洲念書,希望取得亞洲先機。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估計,過去五年,到上海市念MBA的學生增加四倍,去年達到二千三百人,這其中,七成來自鄰近亞洲國家,三成來自西方。

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為例,兩百個學生中有二十個來自國外,其中一半來自歐美,這個數字,二○○一年只有六、七個;香港科大商學院的EMBA,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只占一四%,更有三四%非亞洲人,這因此讓香港科大EMBA學生的國際化程度,排名全球第一;香港科大MBA學生,也有六○%是外籍學生,這個數字,五年前還不到三成。 三十二歲的智利人弗南多(Luis Avila Fernandez)對中國心嚮往之,去年九月,他被香港科大與凱洛格合作的EMBA課程錄取。他到這裡進修,因為「西方沒有任何的書或者是教授可以解釋中國所有的變化。」

影響所及,亞洲學校的MBA課程影響力在全球日漸提升。一月三十日剛剛出爐的《金融時報》「二○○六年MBA排行榜」和去年十月底公布的「EMBA排行榜」上,反映出這股趨勢。

在金融時報的「EMBA排行榜」進榜學校中,香港科技大學擊敗華頓商學院以外全世界所有的商學院,竄升到全球第二。它在有些指標上的表現,甚至高居世界第一。而亞洲學校入榜家數從五家增至六家,名次並且全集中在前三十名。

至於剛公布的「二○○六年MBA排行榜」,亞洲入榜學校有五家:包括在新加坡獨立設校的法國Insead、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香港設分校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香港科大學商學院,首次進榜、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合作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這些學校是亞洲的「常春藤」名校。

現象三: 歐美名校進入亞洲設校、開課,五年爆增十一校
從榜單可以看出一個趨勢,歐美名校跨海到亞洲與當地大校結合。譬如,美國UCLA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的是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再加上直接到亞洲設分校的芝大和法國Insead,越來越多世界頂尖的名校進入亞洲。

我們在《金融時報》MBA排行榜上看到第三個現象:近年,歐美管理學院爭相赴亞洲設據點。目前在亞洲獨立設校或與亞洲合作的歐美名校,在《金融時報》MBA排行榜上有名的一共有十八家,其中有十一家是最近五年才到亞洲。 現象四:歐美頂尖商學院博士,競相爭取到亞洲任教

名校來了,名師也跟著來,這是第四個現象。哈佛的「鎮校之寶」,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北大開設「競爭力的微觀經濟」;香港科大商學院的教授,有高達三八%是歐美名校的白人教授;被譽為中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清華商學院副院長陳國青,最近接受美國《商業週刊》訪問時指出,最近幾年,清華每年都會收到相當多歐美頂尖商學院博士的應徵信函。

「這是亞洲學校的混血優生學。」上海市教委國際交流處處長江彥橋這麼形容這股MBA東西混血風。東西混血的MBA,也最受企業界高階主管青睞。根據中國〈二○○五年工商管理教育調查〉,受訪的三千五百名企業高級主管當中,七○%選擇留在中國或亞洲比較近的地方念MBA。同時,有高達六四%的人優先選擇混血MBA。

葛蘭素史克美占藥廠台灣分公司商業發展部副總經理古斯(Gus Adapon)是菲律賓人,在美國長大,到台灣十二年,四年前選擇念芝大新加坡分校MBA。同學第一次見面,他很驚訝的發現,太多人跟他一樣,A國人,在B國長大,在C國工作,在D國念MBA,「唯一的共通點是大家都在亞洲。」

香港科大和凱洛格合辦的EMBA,「每一個國籍的人都是少數,」,最新的一屆,八六%為非香港人,五四%在香港以外的亞洲工作。「這樣的組合是最正確的。」港科大商學院院長陳家強認為,正確的亞洲組合必須包含亞洲本土企業和跨國企業在亞洲各地的高級主管,以及土生土長的亞洲人。

前遊戲橘子投資人關係長柯良蔚,選擇的是芝大新加坡分校。他說,在這裡建立的人脈,「可使用率可以高達九五%」。

在亞洲,順利完成事情的關鍵,「經常是你認識誰,而不只是你懂些什麼。」在亞洲已經超過二十年的美籍芝大新加坡分校學生職涯發展中心主任林達(Linda Eunson)體會深刻。

芝大新加坡分校EMBA畢業了四屆,一共三百六十多人,根據林達自己做的非正式統計,有七五%說他們是透過校友直接或間接介紹轉換了工作或找到新機會。「校友人脈網在這裡真的很管用。(The network really really works here.)」她說。 

效益一:對的亞洲人脈組合,成為職場轉換晉升的跳板
三十七歲的李察(Divid Richard)是芝大美國全職MBA,他在美國替一家投資銀行做了四、五年,想到亞洲發展。六個月前,他向林達求助,林達給了他一些在亞洲從事投資銀行業的校友名單,他發E-MAIL詢問對方,自己想到亞洲,對方覺得如何?結果很多校友回信給他,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大致了解了亞洲投資銀行市場的概況,和業界的生態。

其中三位新加坡的校友直接說自己的銀行裡有機會,其中一位是一家跨國投資銀行新加坡分行部門的新加坡籍主管,「他跟我見面時,不談工作,光談我們互相都認識的芝大教授和學校裡的事。」臨告別前,那位校友問他,他什麼時候可以去上班?「我想大概只有亞洲人才會這樣。」

效益二:前進中國市場,三天內從班上找到創業夥伴另外一位澳洲籍的校友,在一家瑞士投資銀行工作,他約李察在東海岸喝酒吃胡椒蟹,告訴李察是誰在負責找人,條件是什麼,「他甚至告訴我那位主管的一些嗜好和忌諱,」這種在徵人網頁上不可能看得到的「非公開資訊」,讓李察應徵隔天,就被通知錄取。那是他到新加坡的第三天。

另一位在念新大與加大合作的首屆EMBA的魏沙(Phillip Vessa),去年七月畢業之前的一個月,他接到一通前東家—— 美國大型渦輪機製造商Capstone副總裁海尼斯(Tony Hynes)的電話,告訴他Capstone要進軍中國,請他考慮願不願意去?兩天之後,魏沙和Capstone談妥。從他接到電話到去上海,前後七天。

但Capstone初期只是在上海設個代表處,要不要設分公司,規模要多大?要不要自己經營通路?整個中國市場的策略該如何?一切都還未定。而這些問題,Capstone要求魏沙半年內給答案。為了解決這問題,魏沙想到還在NUS-UCLA讀MBA學弟妹,他透過管理實務教授,雇請他班上一個原本就選定中國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小組,幫他研究市場策略。

而這個五人研究小組,陣容絕不下於國際級顧問公司,其中包括服務財富五百大企業的商用房地產顧問公司總經理、阿爾卡特(Alcatel)新加坡行銷經理、美國銀行新加坡副總裁、MTV馬來西亞財務主管及北歐最大的銀行SEB風控主管。過去這半年,魏沙跟這五人小組密集溝通,下個月,報告即將出爐。 除了找工作與發展機會,還有許多人是透過在亞洲修課的過程,找到重要的創業夥伴與人脈。

Peter Lavesgue是香港科大第一屆與凱洛格合作的EMBA學生,畢業後,被升為美國船運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在香港的總經理。有一天,他打算向沃爾瑪超市購買一台價位在一百五十美元左右的瓦斯烤肉爐,找到了,卻發現要價竟高達五百美元,「莫名其妙!這東西明明就是這裡做,只因渡洋一趟,我卻需花五百美元去買它。」這件事給了他靈感—— 幫美國的零售業者,將中國製的產品直接從中國賣給亞洲的客戶。

他三天之內就找齊了三個創業夥伴,全都是他港科大在香港工作的跨國企業主管同學,一個是長榮的主管,一個做創投業,一個在匯豐銀行。四人快手快腳的創立了供應鏈管理公司V-Loogic,這家公司最近即將被大型跨國供應鏈管理集團高價購併。

另一位還在就讀新加坡大學EMBA的美籍日本人Eric Kachivona,雖然還沒畢業,就因為跟班上另外兩名同學,在管理實務的課裡合作一個區域互動電視的計畫,計畫竟然已經獲得創投公司足夠的資金,最近即將正式成立公司。

趨勢:放眼亞洲區域舞台,量身打造「適性」的人脈組合
當然,要打造人脈,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讀名校。就像沒有任何一種投資組合適合每一個人,而必須視每個人的個性、目標及風險承受度,建立適合自己的「人脈組合」。

倫敦商學院(LBS)教授勞勒(E. Lawler III)認為,人脈組合應該像一家公司的董事會,必須包括四個面向的代表:知識(專業)、資訊、權力、機會。人脈組合必須定期視需要加以檢視,缺哪一塊,就補哪一塊,讓關係資產(relationship asset)隨時保持正確的組合(the right mix)。過去大家選讀MBA的優先順序,思慮比較單一,或者傾向去擠歐美名校窄門,或者以自己的居住國為主要考慮。但每所學校MBA課程重點、學生組合、人脈網絡,其實大不相同,如何根據每個人的目標與學校特質,找到最佳選擇,是一門大學問。

無論如何,當亞洲區域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時,打造自己正確的亞洲人脈組合,開創自己的視野,的確已經成為每一個亞洲職場菁英放眼區域舞台的必修課。在這門必修課的背後,每個人必須先找到自己的人脈最佳組合,更是關鍵。


資料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22034



Omega Study Abroad Center


歐美加遊留學教育中心




02-2388-8900


02-7709-7099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osac.com.tw/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